祝贺!西安思源学院学子在陕西省第四十四届大学生田径运动会勇创佳绩
| 陕西教育在线 www.sxeduzx.com |

西安思源学院田径队在
陕西省第四十四届大学生田径运动会现场合影
2025年10月25日至28日,陕西省第四十四届大学生田径运动会在西安交通大学兴庆校区隆重举行。本届赛事由陕西省教育厅主办,陕西省学生体育协会、西安交通大学联合承办,陕西师范大学协办,作为全省高校田径运动的最高级别赛事,吸引了来自全省87所院校的2800名运动员、教练员及裁判员齐聚一堂,共同角逐赛场荣耀。运动会为期四天,根据参赛院校类型及运动员资质设置甲组(普通本科院校)、乙组(高水平运动员及体育院系)、丙组(高职高专院校)三个组别,涵盖22个竞赛项目。


在这场高手云集的赛事中,西安思源学院田径代表队凭借扎实的训练功底、顽强的竞技精神和出色的临场发挥闪耀赛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优异成绩。代表队共斩获6枚金牌、2枚银牌、4枚铜牌,不仅成功打破一项省大学生田径运动会纪录,更一举夺得甲组男女团体总分第二名、女子甲组团体总分第二名、男子甲组团体总分第四名的佳绩。这些成绩是学校体育育人工作成效的集中彰显,为学校赢得了崇高荣誉,也让“思源体育”在全省高校体育舞台上留下了深刻印记。

大数据管理学院2024级市场营销专业(专)学生王思敏(左)荣获女子甲组铁饼第一名,并打破该项目纪录,与西安思源学院体育学院院长、田径队教练钟华(右)合影留念

城市建设学院2023级工程造价专业学生李德方(左)荣获男子甲组跳远第一名,并与教练王刚老师(右)合影留念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24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张义强(左)荣获男子甲组800米第一名,并与教练黄智峰老师(右)合影留念

教育学院2024级学前教育专业(专升本)学生高婕(右)荣获女子甲组七项全能第一名,并与教练汤凯老师(左)合影留念

人工智能学院2024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专)学生屈政(左)荣获男子甲组撑杆跳高第一名,并与张辉老师(右)合影留念

医学院2022级护理学专业学生岑焱垚(左二)荣获女子甲组200米第一名,并与教练张辉老师(右二)合影留念
思源健儿在赛场的高光时刻中,女子甲组铁饼项目的突破尤为震撼——我校大数据管理学院2024级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王思敏奋勇拼搏,不仅成功摘金,更一举打破陕西省大学生田径运动会纪录,这已是她连续两届大运会打破该项目纪录,这一突破性成绩瞬间成为全场焦点,赢得了现场观众与各参赛院校的高度赞誉。思源代表队夺冠之路多点开花,在多个项目中展现出绝对竞争力,女子七项全能、男子跳远、男子撑杆跳高、男子800米、女子200米与女子铁饼六个项目顺利摘桂,将6枚金牌收入囊中。此外,思源田径健儿在其他项目中同样表现亮眼,在女子100米、女子4×100米接力等两个项目中斩获亚军;在男子十项全能、男子铁饼、男子400米栏、女子4×400米接力等四个项目中收获季军;在女子铅球、女子铁饼、男子撑杆跳高、男子链球、男子标枪等五个项目中获得第四名;在女子1500米、女子400米、女子100米、男子链球等四个项目中获得第五名,在女子跳高、女子5000米等两个项目中获得第六名,男子跳高、女子标枪等两个项目中获得第七名。全方位的获奖表现,充分展现了思源学院田径代表队均衡的项目发展实力和深厚的人才储备,彰显了思源学子坚韧不拔、勇攀高峰的体育精神,而这一切亮眼成绩的背后,正是学校“四融合”体育育人体系持续赋能的结果——通过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的深度融合夯实基础,借助课外练习与科学指导的精准融合提升能力,依托培养兴趣与提高技能的协同融合激发动力,凭借体育活动与运动竞赛的紧密融合检验成果,最终让运动员在赛场上绽放光彩。

西安思源学院体育学院院长、田径队教练钟华介绍学校体育工作情况
西安思源学院体育学院院长、田径队教练钟华介绍说:“我校代表队在本届大运会上取得6枚金牌、2枚银牌、4枚铜牌,成功打破一项省大学生田径运动会纪录,并夺得团体总分第二名、女子团体总分第二名、男子团体总分第四名的良好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校对体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也是学校“四融合”体育育人体系结出丰硕成果的又一生动体现。”钟华表示,在周延波校长“弘扬体育拼搏精神,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理念的指引下,体育学院始终坚持遵循“四融合”体育育人体系,实现了体育教研教学、体育训练与竞赛、阳光体育运动同步发展。同时,学校建设有标准田径场等完善场地设施,配备了多名教授领衔的优质教练团队,推出了“明星运动员培养计划”,以及发放专项补贴等,为运动员训练及提高成绩奠定了坚实基础。王思敏同学在学校的培育和支持下不断进步,从崭露头角到连续两届打破女子甲组铁饼纪录,作为教练员感到由衷自豪和高兴。在日常的训练中,坚持把上课与训练衔接好,注意细节指导与练习帮助运动员突破瓶颈,注重“练体育也练品格”,让比赛与日常训练联动,实现体育“练出好身体、磨出好意志”。
“但是相较于去年,今年我校田径队的团体获奖名次等有所下滑,我们要认真分析并总结原因,拿出切实有效的改进实施方案,强特色,补短板,争取在明年的大运会上夺回团体冠军!”钟华表示,今年团体成绩等相较去年有差距,主要原因有:田径队的队员选拔和梯队建设有短板,特别男子田径项目的核心队员选拔与训练需要加强;部分传统优势竞赛项目成绩出现下滑,特色项目成绩不突出,影响总体得分;另外,由于天气因素影响训练效果、其他高校更加重视体育等也对我校比赛成绩产生了较大影响。未来体育学院将继续加强体育工作,一是加强运动队队员选拔与梯队建设,将按年级选才、分阶段培养,注重核心项目的队伍培育,不断提高运动队整体实力;二是制定系统训练计划,提早组建比赛队伍并确定参赛项目,有针对性地早抓早练,定期组织运动员参加各类交流比赛,积累赛事经验,提高田径队的战斗力;三是通过勤练多赛等多种形式,确保优势项目好成绩,努力补齐项目短板;四是优化体育育人方法,坚持按照“上课教基础、课后抓训练”“以赛促练”的思路,形成 “练—比—总结—再练” 的循环;五是强化教练员队伍建设与考核,完善奖优罚劣机制,鼓励教练员不断总结方法与经验,提升训练效能。学院还将依托太白体育基地开展体能训练,利用亚高原优势为运动员打牢体能基础,帮助队员有效提升体育竞赛成绩,以更加优异的体育工作成效,助力推进学校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西安思源学院田径队教练汤凯介绍训练情况
西安思源学院体育学院女子七项全能项目教练汤凯教授,作为专项教练分享了实战训练心得:“女子七项全能是综合性项目,对体能分配、技术衔接和心理抗压要求极高。备战时我们核心是‘精准施策’,针对短跑、跳跃、投掷等子项目的特点,为运动员定制四维训练方案,还会用运动数据分析优化动作细节。为了保持训练动力,我们把大目标拆成‘提升跨栏节奏’这类小挑战,再配合队内趣味对抗赛,让高强度训练更易坚持。”他特别提到,学校完善的场地器材和后勤保障是硬支撑,赛前通过校内模拟赛对标大赛流程,帮运动员提前适应多项目连续作战节奏,“加上队员们的坚韧和执行力,才最终在赛场实现突破。未来我们会继续优化专项训练模式,兼顾兴趣培养和竞技提升。”

作为女子甲组铁饼项目冠军、大数据管理学院2024级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王思敏再次打破大运会该项目纪录,她坦言:“连续两届打破纪录夺冠,最强烈的感受是欣慰与感激,汗水终有回报,更要感谢教练、队友和学校的全力支持。学校的体育氛围特别浓厚,无论是课间的趣味运动还是各类校内赛事都很丰富,这种全员参与的氛围也感染着我们运动员更投入训练。而且学校一直高度重视各项体育工作,从基础体育教学到竞技队伍培养都有完善规划,让我们能安心追梦。”她还分享了训练细节:“备战时教练会盯着我反复打磨旋转发力的衔接动作,比如预摆时的重心控制、旋转后的出手角度,有时一个动作要练上百次,直到形成肌肉记忆。”谈及支持,她感慨道:“学校开放场地、配齐器材还发补助,让我们无后顾之忧;教练从技术细节纠正到瓶颈期突破,再到情绪鼓励,全程保驾护航。未来我会继续刻苦训练,力争在更高舞台为校争光。”

女子七项全能项目冠军、教育学院2024级学前教育专业(专升本)学生高婕
女子七项全能冠军、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2024级学前教育专业(专升本)学生高婕在夺冠后难掩激动之情,她首先向学校和教练表达了诚挚感谢:“感谢学校提供的优质训练条件和全方位支持,更感谢教练日复一日的悉心指导。这份荣耀绝不仅仅属于我一个人,它属于学校、教练、队友以及所有支持我的人。”高婕表示,比赛中她始终牢记教练的嘱托和学校的期望,凭借平时训练积累的实力和团队给予的信心奋勇拼搏。“我希望能将这份永不言弃、勇攀高峰的思源体育精神传承下去,激励更多同学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在运动中收获健康与成长。”
此次西安思源学院在省大运会中的亮眼表现,是学校长期深耕体育育人工作的必然结果,更是“四融合”体育育人体系建设的生动实践。学校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体育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完善硬件设施、强化师资团队、优化培养模式,不仅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体育竞技人才,更在全校营造了崇尚运动、热爱健康的良好氛围。未来,西安思源学院将继续深化体育育人改革,持续推进“四融合”体系建设,让体育精神成为滋养学生成长的重要养分,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 END —
来源:陕西考生网
| 陕西教育在线 www.sxeduzx.com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dianshang/weishang/2025-11-08/2296.html
